绘画艺术从文化知觉和生存体验的丰厚土壤里生长出来,反映创作者的思想。从这个角度来讲,艺术发展的过程,也承载和记录着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心灵演化。
其实所有一切都处在萌发和流逝共存的状态中。在文化传承的时空里,前人的当下,是现在的遗产;现在的当下,同样也将是以后的遗产。理事如同一条河流,过去、现在、未来都在其中,奔流不止,时时不息。透过这条河流,我试图去探索其中最能触及生命、灵魂的那一部分,因为我感觉在创作时这个部分跟我的心贴的更紧。
每个时代每个人,对文化、世界的认知都只是片段和局部。只是由于个体有别,认知碎片大小厚度不一而已。我触摸世界,是通过我的艺术知觉展开的。艺术是能沟通灵魂的桥梁。桥的两端可以是中国和西方,或是古代和当代,也是创作者和欣赏者。好的艺术作品能跨越历史:《山海经》神秘瑰丽的气氛使文豪鲁迅亦不能放弃,《楚辞》里比兴的艺术手法如今依然见于文章。这些作品产生的年代离我们远去,但如今依然散发独特的光芒。先民们智性、富于幻想的特点,不仅见于文字,在新石器时代的沧源岩画、战国时代的曾侯乙墓内棺漆画、汉代画像石墓室壁画等遗迹中也都可见出。
从事艺术的人,找准方向比匆匆赶路更重要。方向的选择取决于精神诉求、生活体验的切身感受和审美判断的把控能力。眼前要有一盏灯,远方要有光亮,那就是精神归属的方向。朝着那个亮光走就没错,每一次艰难的付出都是一次尝试接近的努力。生命的衰老 无法抗拒,但保持艺术的青春,只要有愿望,就能做到。
天水东煜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文——梁占岩
2021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