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东煜集团网站!

集团新闻集团新闻首页>>

【二米】米点山水缔造者——米芾

时间:2021-12-25    来源:天水文化公司办公室
      二米是指宋代书法家、画家米芾及其长子书法家、画家米友仁。米芾,是中国绘画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与其长子合称“二米”,并以姓氏称其山水画,这在绘画及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他所创立的“米点山水”在中国山水画史上独树一帜,特别是其所倡导的“平淡天真”、“自适其志”的审美观及追求绘画创作的自由精神开创了中国文人画之先河而且一直影响非常深远。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祖籍山西,然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其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宋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又称“米襄阳”、“米南宫”。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代四大书法家”。

   米芾作为北宋著名的画家,处在一个文人画的成熟时代,其绘画题材十分广泛。米芾在山水画上成就最大,擅水墨山水,人称“米氏云山”。米芾的绘画源出董源,他不喜欢危峰高耸、层峦叠嶂的北方山水,欣赏的是江南水乡瞬息万变的“烟云雾景”,“天真平淡”,“不装巧趣”的风貌;所以米芾在艺术风格里追求的是自然,他所创造的“米氏云山”都是信笔作来,烟云掩映。米芾的画迹已不存在于世,目前唯一能见到的,也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米画”——《珊瑚笔架图》,画一珊瑚笔架,架左书“金坐”二字。然后再加上米点和题款,米家山水便赫然而出,米芾以画代笔,颇有意趣。

图片1.png

                           《珊瑚帖》 纸本墨迹行书  纵26.6cm  横47.1cm  故宫博物院藏

   米芾生平书法用功最深,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成就以行书为最大。虽然画迹不传于世,但书法作品却有较多留存。米芾的用笔特点,主要是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字的起笔往往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捺笔的变化也很多,下笔的着重点有时在起笔,有时在落笔,有时却在一笔的中间,对于较长的横画还有一波三折。米芾自称“刷字”,明里自谦而实点到精要之处,“刷字”,体现他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心尽势尽力。他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从存世界的近六十幅米芾的手迹来看,“刷”这一个字正将米米芾传世的书法墨迹有《向太后挽辞》、《蜀素帖》、《苕溪诗帖》、《拜中岳命帖》、《虹县诗卷》、《草书九帖》、《多景楼诗帖》等,《苕溪诗》和《蜀素帖》为米芾行书最高成就的传世作品。

图片2.png

                 《苕溪诗卷》全称《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诗卷》纸本行书 纵30.3厘米横189.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3.png

                    《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 墨迹绢本行书 纵29.7厘米 横284.3厘米 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

图片4.png

                            《法华台诗帖》 纸本 行书 纵29.8厘米 横4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5.png

                             《破羌帖跋赞》) 行楷书 纵22.9厘米 横48.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6.png

                      《来戏帖》 翰牍九帖之一 纸本 行草书 纵25.5厘米 横43.6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文摘自公众号国画赏析

天水东煜经典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2021.12.24